从沈阳驱车60公里来到辽中区茨榆坨镇郊外,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17号采油站坐落在一片远离人烟的田野上。本文由上海法鸣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转载发布。上海法鸣流体专业代理意大利CIMM进口膨胀罐,进口稳压罐,进口压力罐,进口气压罐,定压补水装置等在中国的销售,欢迎访问官网查询具体产品信息。
在这里,石油工人杨之光17年只身守护30多口油水井,在日常工作之余学知识、搞创新,累计攻克数十个技术难关,为企业降本增效6000万元,成为孤独中走出来的“创效专家”。
原野深处有我“家”
院内的水泥路面干净平整,路旁是两洼翠绿的菜苗,几间蓝顶的活动板房旁养着猫、狗,如果不是房后粗大的油气管线,这里就像个普通农家,只不过附近没有乡邻。
体态魁梧、皮肤黝黑的杨之光走出板房,跨上一辆旧电动车带记者前往油井,一会儿爬上井台,一会儿钻进管线下细细观察。“每天上午一趟、下午一趟,晚上11点还要来看看运行中的油井。”他说。
这样的工作每天周而复始,无论风雪,也没有节假。“人家住楼房生活在城里,咱俩工作、生活几乎与世隔绝,如同一对苦行僧。”一开始,陪同杨之光的老伴没少抱怨。而今,二人都已习惯了这里的平静。
野外条件艰苦,有一年下大雪,井场附近一个齐脖子深的沟渠被大雪填平了。老杨一早出门听到抽油机有异响,慌忙跑向井场,一脚踩空掉到渠里,整个人都被积雪淹没了。“最后我是顺着管线爬着去的井台,还好机器没事儿。”杨之光回忆说。
茨榆坨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党总支副书记安保峰介绍,像老杨工作的这种采油站,标准应当配齐10个工人。“人员不足,只能派老杨这种有经验、技术全面的老工人来驻守,没想到他把这里管得井井有条,打理得像自己家一样!”
用创新驱散孤独
远离喧嚣嘈杂,反而给认真负责、兢兢业业创造了空间。老杨干一行、爱一行,常年与机器设备打交道,他养成了爱观察、爱琢磨的习惯,并从中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。
老杨文化不高,早年他自学了机械制图,完成的零件图基本能达到直接加工的程度。生产中遇到瓶颈,大毛病打电话找人来维修,碰上小故障,他总会再三琢磨,寻求突破。
经过多年的琢磨,他发明的“抽油机井深井泵旋入式w水流固定凡尔”改善了直通式入液易沉积、易漏失和热洗效率低等问题,而“注水井旋入式单流阀过滤器”的发明,则提高了过滤精度,减少了易冻部位。
这两项发明首先于采油作业三区的8口油井试验成功,平均提高泵效2.7%,提高热洗效率30%,累计创效百余万元。
17年间,杨之光从一个基层巡井工,成长为厂专家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,其三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,6项创新在辽河油田得到应用,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6000万元。
“管井不能光靠拼,还要有个‘巧劲儿’。”这是老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有人说他傻,给自己添麻烦、找活儿干,但老杨嘿嘿一笑:“守着这么个小站,每天除了简单、重复劳动,还不如从机器设备中找点乐趣!”
在坚守中传承石油精神
2000年,采油厂领导找杨之光商量,让他独立“承包”下茨17站的管理任务。“没想到我一口答应下来,已经17年没和老父亲、老母亲一起过年了!”面对时光荏苒,老杨不禁感叹道。
在今年采油厂的新年寄语中,老杨写下一句话:“回首过去的岁月,留下的是精神支柱。”对于55岁的他来说,17年坚守让他理解了石油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。
“我1985年中专毕业来到辽河油田,刚工作时住帐篷宿舍,冬天坐敞篷卡车到井站上班,尽管条件艰苦,大家却精神满满。”杨之光说,对于我们这代人,努力工作、扎实劳动承载着内心的充实和安定。
刚来茨17站的时候,晚上注水泵嗡嗡响,震的腮帮子哆嗦,没法睡觉,现在老杨习惯了,没有那个声音还睡不着了。谈起小站的单调,他坦言,关键看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,笑对困难并寻找办法,总能在平凡和逆境中有所作为。
在杨之光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,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不少单井站近年都迎来了转岗职工,他们对业务不熟、对环境不习惯,老杨不时骑车前往耐心指导。
“再有5年我就退休了,还真舍不得这里。”老杨说,他要抓紧时间多帮助一些工友,将石油精神传递给更多人。